蓝牙学习笔记
本文深入讲解蓝牙技术,涵盖BR/EDR、LE及AMP三种模式,解析蓝牙协议栈的四层架构,详细介绍物理层、链路层、L2CAP及应用层功能。探讨蓝牙核心框架,包括GAP、GATT、ATT协议,以及连接流程、广播机制和角色转换。
前言
蓝牙技术其实包括BR/EDR、LE以及AMP三种。其中BR是传统的蓝牙技术,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。LE是低功耗模式,是目前流行的模式。三种模式RF都使用2.4GHz ISM(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) 频段,频率范围是2.400-2.4835 GHz。
BR/EDR(Basic Rate/Enhanced Data Rate)
BRE,传统蓝牙技术。理论速度1Mbps。EDR,理论速度2.1Mbps。BRE采用1M带宽,79个channel,数据传输采用跳频技术(hopping),跳频数目不能少于20个。BRE用于与数据量比较大的传输,如语音。
BR/EDR技术,过于侧重“点对点”通信,以至于虽然在协议的底层(如Logical Link)有提及多播(Unidirectional)和广播(Broadcast)的概念,但在上层的应用场景中,几乎不存在相应的应用。
BLE(Low Energy)
BLE,低功耗蓝牙,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但传输速率较低的产品,如遥控、耳机。
随着物联网的发展,业界对简单的、不需要连接的多播或广播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,因此BLE技术在RF和Baseband的协议中,就做出了修改,以适应这种需求,即:使用2M带宽,原有的79个channel减少为40个,并保留了不少于3个的固定channel,用于广播通信,在剩下的37个data channel上跳频。
AMP(Alternate MAC and PHY layer extension)
AMP Bluetooth 在蓝牙3.0引入。基于BR/EDR的controller,在完成通常的点对点连接之后,将后续的数据通信,转移至AMP controller上,借助WiFi的802.11a的物理层实现54Mbps的传输速率。
单模和双模
单模蓝牙设备被称为Bluetooth Smart设备,仅仅支持BLE。
双模蓝牙设备被称为Bluetooth Smart Ready设备,同时支持BRE和BLE。
文档信息
版权声明:可自由转载(请注明转载出处)-非商用-非衍生
发表时间:2024年12月10日 08:59